常見痛症 - 面神經麻痹

面神經麻痹(facial nerve palsy)俗稱面癱,是由第七腦神經(Cranial nerve) 受損或發炎,造成病側面部肌肉癱瘓和口眼歪斜的一種急性神經疾病,確切病因至今未明,一般相信是由寒冷和涼風的刺激,以及精神創傷等引致血管痙攣使局部缺血,或因狹窄骨管中的面神經出現水腫,也有可能是病毒感染性免疫反應所引致。

其他面神經麻痹成因有:

  • 中樞性面癱 – 中風後控制面部的區域受損
  • 損傷性面癱 – 顱底骨折、乳突或面部手術損傷所致
  • 腫瘤性面癱 – 聽神經纖維瘤最常引起周圍性面癱

面神經麻痹的病徵

面部肌肉的隨意運動障礙:

  1. 上部面肌隨意運動障礙時額紋消失,患側不能蹙額,抬眉(中樞性面癱除外) 。
  2. 眼不能閉攏,用力閉眼時,眼球轉向上外方,日久之後出現下瞼外翻,流淚,結膜及角膜乾燥。
  3. 面下部麻痹時,鼻唇溝平淺或消失,口角下垂並向對側歪斜,笑或露齒時更為明顯。
  4. 吹口哨或鼓腮不能,閉唇鼓頰吹氣時,患側面頰鼓出較甚。說話欠清晰,食物易存留於同側齒頰間,飲水易沿口角外流。

 

治療方法

物理治療師會為受面神經麻痹困擾的病者提供專業評估,找出個別病者面神經麻痹類型加以治癒。

針灸

透過肌肉及穴位的刺激, 促進麻痺肌肉之控制及放鬆緊張的肌肉。

超聲波治療

消除局部的炎症及使水腫再吸收得更快。

面部肌肉運動及訓練

使缺乏力量的個別肌肉回復正常。

起病後約1周內可能出現短暫的惡化期,並不用擔心,本病約70%-80%病人經治療後,面神經及面部肌肉功能會完全恢復, 病發後肌力達2級以上的預後較完全性面癱者好。

約15%-20%病人不能完全恢復功能,其中部分病人遺留有面肌抽搐後遺症,若有面肌抽搐時則較難醫治。